尚古苑客服微信号
尚古苑文化公众号
时间:2019-04-09 12:55:28
越来越呈现我们给他的定义的样子?
因为我们自己已经形成了这种整体性的评断。我们其实是不相信他们的可能性的,我们自己就是这么认为他们的,于是也就越来越塑造成了那个样子。
有时候关系方或者孩子就是有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对的地方,那我们怎么办呢?大家那可以思考一下。我们真正需要反馈和回应的是当时的TA的那一个行为对我们造成的影响、当下的感受以及对这个行为及事情的看法,这样对方才会意识到,因为TA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后果。
TA要改变或者调整的只是不当的行为。这是个重点。TA要调整和改变的只是不当的行为,但并不涉及到TA这个人怎么怎么样。
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接受的只是一种行为,但作为“人”,我们需要尊重和欣赏,这一点很重要,一定要区分出来。所以沟通和反馈的重点是在TA的行为上面,而不是对人的整体性的评价。
我们很多时候会对自己做错的一个行为或者不好的地方甚至自己 一个不好的想法等等,形成整体性自我批判和否定:唉,我真没用啊!我这个人就是一个坏人!我这个人就是一无是处!等等。
这些批判和否定其实是对自己一种很大的伤害。我们需要调整的是不对的地方、不对的想法、不对的行为,需要改正的是这些点,而不是对我们自己整体进行一个批判评断。对整体评判会让我们自己更加的无力,也会形成更深的自我封闭和保护,也更有可能反而不做任何的改正和调整。
我们一直批判的对象有时会有这样的心里:反正我怎么做你都是这么认为的,那我还改变什么?我还懒得费力改变了!因为改变其实是需要更大的心力的,是更不容易的。
我们在生活里肯定有很多这样的一个语言、这样的一种模式。这是我们特别需要留意和注意的地方。因为整体性的评价,它是对一个人的整体在做这样的评断,所以这个的否定和伤害就特别的大。接收的人会感觉到:你评价了我的整体,我是这样一个人。其实很多时候TA自己是不能接受的,TA会想:我有的不是这样啊。有的时候就会造成一些混乱、形成一些不满、形成一些压抑和委屈。
特别是孩子,如果时间久了,TA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弱的时候,TA也可能就会接受这样的评价,虽然内心更深的地方可能不愿意,但是事实上,好像TA自己也越来越变成那样、被那些标签所确定和树立。所以TA自己可能反而会越来越去配合和变成那个样子。
这样的影响,TA内心的整体的力量是越来越弱,整体对自己否定的东西会越来越多。这样的自我价值感是没法建立,内在的自我确立感会被摧毁。所以这些语言这种模式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,作为父母来说,特别特别要注意。